最新怎样把花呗里面的钱提现到余额宝里面自己用的要领
作为一个在合肥工作生活过的安徽人,近半年眼看着合肥两次冲上热搜,激动之余更多的可能是疑惑
因为这件事倒回10年前是很难想象的,那时候就连合肥人都会调侃自己生活在全国最大的县城里
而10年后的今天,合肥跨入了全国万亿GDP俱乐部,这10年GDP增幅达到272%
时间线再拉长一点,相比2001年,2020年合肥GDP增幅达到夸张的2990%
这是什么样的增幅呢,我们对比下
也就是说,从2001年开始,合肥以每年超越3-4个城市的速度,经济总量在不断攀升
合肥凭什么,有人说合肥会投资
合肥确实很会投资,不过在感慨这点之前,有没有人跟我一样疑惑
合肥哪来的钱
01
钱,从哪来
2006-2008年,合肥进入大建设时期,累计投资3974亿,相当于每天一睁眼就要掏出3.6个亿
而合肥的财政收入,直到2007年才刚刚超过100亿
跟人一样,城市没钱也没法发展,于是合肥开启了逆袭第一步
组建产业基金
以京东方为例,合肥在京东方10.5代线、彩虹8.5代玻璃基板产业建设中,建立了“合肥芯屏产业投资基金”
先利用市场手段筹措资金,再拿来服务集成电路等新兴产业,顺便给自己搭建一个还可以循环利用的金融支撑体系
一改往日政府借钱,或者直接生投的方式,全市场化运作
现在的芯屏基金规模达到265亿,累计完成对外投资366亿,规模上看已经进入全国私募股权基金头部位置
这些资金全部投向“集成电路”和“新型显示”上下游产业链,眼下正在转向新能源汽车方向
这就是合肥模式的秘钥
类似办法,也被用到城市建设中,2006年开始,合肥城市建设酝酿新的投融资体制改革
这听起来好像是大多数城市都会做的事,其实不然,城市建设常规操作吃的是“财政饭”,发多少钱做多少事,很多时候只能被动适应城市发展
合肥在2006-2008年3年的城市建设中,融资超300亿,而2008年跟2005年相比,负债反而降到了50%
用当时合肥市长话说:人还是那个人,地还是那块地,只不过通过改革的运营思路、建设模式发生了变更,资金使用的效率更高、更安全
那有了钱的合肥,下一个问题就是
怎么投
02
合肥是怎么一步步成为一个“风投”的
合肥市委书记在接受央视采访时,被问到“合肥怎么投”说了这两点:
1 符合产业发展的产业
2 国家新兴产业
但其实合肥在投资这块不夸张的说,堪比投行,我叫它投资三步曲
第一,让招商达到专业水平
各地招商局,一般都是美差,因为钱多活少,但是合肥招商局是个例外
没有专业招商制度,就自己摸索或者出去学习;没有专业人才,就自己靠一个个项目训练+培养
在合肥市委政策研究室的一份档案里我们看到,合肥为了强化招商能力,每年谋划不少于100个重大招商靶向型项目
对自己的招商团队,实行常态化产业招商培训,目的就是为了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招商队伍,让队伍每个人都成为专家级顾问
同时这些靶向项目并不是毫无关联,如果铺展它们业务范围,你会发现这是一条重点产业链
第二,招商团队找到好项目后,考虑到底要不要投,合肥分“四步走”
➤ 第一步,先找专业团队
委托国内的顶尖专家进行论证,对意向投资对象的技术、市场进行全方位研判
➤ 第二步,才是市委书记提到的要关注国家层面的产业支持方向
就是高度关注国家的政策导向,比如国家在智能汽车方面的发展风向,不过合肥还要更细一步
就是不仅要政策风向,还要再探头看风向下一步,比如,国家支持智能汽车之后,接着会支持它的哪种换电模式呢
这也是为什么蔚来汽车ceo李斌在合作前会被问到的一题:蔚来采用何种换电模式
➤ 第三步,也是灵魂一步,委托了专业机构
术业有专攻,政府做政府该做的事,其他的事留给市场、留给专业人士
比如,找法务、财务等系列专业机构,对即将要投企业进行全方位尽调
➤ 第四步,就是谈判
谈什么,投资+管理,包括资本退出后的管理细节,这里的每个环节都无比详细、周密、严谨
详细到什么程度,在对蔚来进行投资的时候,甚至把ceo李斌身边几乎所有人都电话了一遍,对企业、核心人物的信息都做到心中有数
像这样投出去的项目,很难不赚钱,因为都是“瞄准”后的
说完前两部,我认为合肥最厉害的还是三步曲中的最后一步,不仅有引入机制,还为自己设计了退出机制
就以京东方为例,合肥对京东方不仅有资金投入、发展支持,在京东方发展稳定之后,合肥开始酝酿退出机制
合肥在京东方6 代线、8.5 代线项目,通过二级市场减持,完成投资退出,差不多收益200亿,然后再拿着这笔钱去做下一笔投资
也就是说,退出来之后赚的钱,再拿去投下一个蔚来、下一个京东方
自此,合肥在产业投资这块,探索出了自己的模式:引进团队—国资引领—项目落地—股权退出—循环发展
一进一退,产业发展了,产业链也搭建好了,城市建设也得到了发展,这就是合肥厉害的地方
也就是说,赚钱并不是合肥的最终目的,城市发展才是
而城市发展的根基,就是产业
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