终于知道白条怎么套出来自己用让全世界大吃一惊的方式
最近这些日子,发生了很多重大事件,其中一件是:河南遭遇有记录以来最严重的暴雨灾害。2021年7月20日下午4点到5点,郑州市一个小时的降雨量达到了201.9毫米。7月17日晚上8点到20日晚上8点,三天72小时的过程降雨量达到617.1毫米。
这什么意思呢?郑州气象局指出,郑州常年平均全年降雨量为640.8毫米。也就是说,7月17日到20日,三天下了以往一年的量。河南省气象台表示,1949年以来河南曾经出现过5次全省性的强降雨,而郑州这次强降雨累积雨量最大值、每小时最大降雨量,以及日雨量,都超过历史上的5次强降雨。这时候,红星闪闪放光彩,解放军来了。
自7月20号以来,河南多地持续遭遇强降雨,防汛形势十分严峻。灾情发生后,驻当地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立即展开抢险救援。中部战区迅速启动应急预案,主要指挥员第一时间进入战区联指,并紧急派出前方指挥部,指挥抢险救灾。截至7月21号晚,解放军中部战区已相继派出驻豫解放军和武警部队、民兵应急力量8500多人,舟车装备200多台艘,在郑州、洛阳等30多个险情地段投入救援,疏散了15多万人。
抢险救灾,是和平时期人民解放军的一项重要职能。近年来解放军参加的抢险救灾主要分为几类:一是参加抗洪救灾。二是参加抗震救灾。三是参加抗病除灾。
在72年的抢险救灾中,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始终发挥了突击队和中流砥柱的作用,作出了巨大贡献,建立了卓越功勋,赢得举国上下的高度赞誉,也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好评。实践证明,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一支政治坚定、能征善战的军队,关键时刻冲得上、过得硬、靠得住。
红星,是解放军的军徽。这个军徽是什么时候定下来的呢?1949年。当年6月15日,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、副主席朱德、刘少奇、周恩来、彭德怀,联名发布了《关于公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军徽样式》的命令。这个命令指出,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军徽样式为、镶有金黄色边的五角红星,中间嵌着金黄色的“八一”两个汉字,这就是“八一”军徽。红星,是象征中国人民获得解放;“八一”,是纪念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。
1949开始,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,以国家武装力量的名义接受检阅。1948年11月以后,中国人民解放军,便成为这支正规军队的统一称谓,并于1949年2月至6月,进行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整编,全军共编成四大野战军,17个兵团,57个军,188个师,全国划分五个一级军区,总兵力超过400万人。为了实现境内国土的全部解放,毛泽东下令各野战军,采取大迂回,大包围的作战方针,向东南、中南、西南、西北,展开战略追击和围歼战。
-
1949年开国大典后一个月,刘伯承、邓小平、贺龙,率部挺进大西南。在川东南一战,就歼灭宋希濂部主力三万余人,整场战役历时160天,共歼敌超过93万。
-
之后刘邓大军再次奉令,挥师西藏,昌都战役,歼灭藏军五千余人,打开了和平进军西藏的道路。
-
1951年5月23日,西藏和平解放,虽然各地捷报频传,但在台海战场上,解放军曾遭遇过一次出乎意料的失败。
-
1949年10月24日晚,解放军28军第一梯队以近1万兵力,依靠两百多艘登陆船和火炮支持,渡海进攻大金门岛。由于所有船只无一返回,第二梯队援军只能望洋兴叹,尽管战前解放军已有周详准备,但还是暴露出不少问题。
-
1949年10月27日战役结束,解放军登陆部队大部分阵亡,国民党伤亡人数超过3500人,金门一战失利的教训让解放军深刻意识到,岛屿登陆作战的特殊性和加强海空力量的重要性。
-
1950年5月25日,解放军发起万山群岛战役。战役历时71天,人民海军最终攻占了位于香港、澳门之间珠江口岸的48个大小岛屿。
-
到1951年12月,除台湾、澎湖、金门、马祖等少数岛屿外,全国均告解放,人民解放军基本完成了当时最主要的一个国防任务。
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成立之后,中共中央就想着要把精力集中到国家的经济建设上来。毛泽东当时说,人民解放军不仅是一支国防军,也是一支生产军。1950年4月,中央政治局开会,讨论裁军。1950年6月30日,毛泽东正式向全国发布裁军150万的决定。到1950年底,全军共精简94万余人。可是,裁着裁着突然变了,整个大逆转,裁军改成征兵。到1951年12月,全军总人数增加到627万,是解放军历史上兵力最多的时期。
为什么裁军裁着裁着,突然又改成征兵呢?因为发生了朝鲜战争。
朝鲜战争是1950年6月发生的,就是在毛泽东向全国发布裁军决定的那个月。就是说,毛泽东发布裁军决定的那一天,6月30日,朝鲜半岛的战火已经烧起来好几天了。可是,尽管如此,解放军还是照样裁军。因为,朝鲜战争是朝鲜半岛南北两个政权之间的战争,是人家朝鲜人之间的内部战争,内战。
可是,为什么解放军后来又征兵呢?因为美帝来了。1950年9月15日,美军在仁川登陆,使得北方的朝鲜军队腹背受敌,损失严重,节节后退。10月1日,美军越过北纬38°线,19日占领平壤。平壤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中央政府所在地。
占领平壤之后,美军不仅企图迅速占领整个朝鲜,还把眼睛看着中国。美军公然声称:“在历史上,鸭绿江并不是中朝两国截然划分的、不可逾越的障碍。”这句话的意思,中国人听懂了。中国人意识到,这是一个唇亡齿寒的故事。
1950年10月8日,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。中国应朝鲜政府的请求,作出“抗美援朝、保家卫国”的决策,迅速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,入朝参战。
1950年10月19日,联合国军攻克平壤,逼近鸭绿江边,中国政府决定抗美援朝,保家卫国。由彭德怀指挥的志愿军参战不到一年,就扭转战局,将战线重新打回了三八线。中国当时以兵员轮战的方式参战,在朝兵力最高时为130万人,伤亡超过40万人。最终,志愿军官兵不辱使命,除了再次证明不容小觑的陆军实力外,刚刚组建的人民空军临危受命,共击落击伤330架敌机,战绩不菲。
尽管东北边陲鏖战正急,但在东南沿海战备工作也始终没有丝毫的松懈,解放军中"攻打金门血洗前耻"的情绪依然高涨。
-
1953年7月27日,朝鲜停战协议签署。因入朝作战而被搁置的攻打台湾的计划,又被重新提上了日程。
-
1954年9月3日,福建前线的解放军炮兵,用猛烈的炮火轰击金门,第一次台海危机拉开了序幕。
-
1954年12月,美国国务卿杜勒斯与国民党“外交部长”叶公超,签订了《共同防御条约》。
-
为了夺取浙东沿海国民党军占领的岛屿,解放军以其指挥中心和防御重点大陈岛为目标,并在1955年1月18日,集中进攻大陈岛的前沿据点一江山岛作为突破。
-
就在解放军炮击金门和占领大陈岛之后,华盛顿与台北的关系开始微妙起来。《美台防御条约》本将金门、马祖排除在外,但蒋介石却源源不断地向两地增兵,毛泽东看出了美蒋之间两者的不和谐,利用这一有利因素,毛泽东提出,要么是战争,要么是和平的思路。然而,对于毛泽东的诚意,蒋介石并不买账,他表示,决不会与大陆进行和平谈判,还再三重申绝不放弃"反攻大陆"。
-
1958年8月23日下午6点30分,福建前沿阵地万炮齐鸣,大小金门、大担二担等国民党占据的岛屿,遭到猛烈的轰击。至11月共进行了13次轰炸,3次海战,其间国民党也以10万余枚炮弹展开反击,美军第七舰队介入,并扬言要使用核武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。之后解放军改变策略,实行每月单日炮击,双日不打,双方未再有大规模炮战。
八二三炮战,一是希望通过有限的军事行动警告美国,二是也想摸清楚,美国协防台湾到底能协防到哪里去。同时,毛泽东需要利用美苏两大阵营的对立,选择一个有利的时机,用军事动作来牵制美国。朝鲜战争结束之后,中苏关系进入蜜月期,当时的“联苏抗美”国防战略和“一边倒”的外交战略,为中国带来了一段短暂的恢复建设的时期。解放军自身也开始了一系列动作,加强正规化的建设和发展。
1958年11月,抗美援朝志愿军最后一批士兵回国,人们为了再次解决外患而欢欣鼓舞,也曾以为这就是结束,但是,潜伏在边境的真正危机才刚刚开始。
-
1959年6月,苏联政府撕毁了中苏双方签订的关于国防新技术的协定,原本答应给予核武器技术援助的苏联突然变卦。自此中国开始下决心,发展自己的核打击力量。
-
1962年2月,中央军委确立了,两弹为主,导弹第一,发展国防尖端技术的方针,决定自力更生发展核武器和导弹。
-
1964年10月,中国成功的进行了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。研发“两弹一星”期间,中国的导弹核武器技术也取得突破。
-
1966年成立了第二炮兵部队,也就是如今的火箭军。
不过这种威慑力还没来得及体现,解放军就在中印边境遭遇了一场反侵略反挑衅的自卫反击战。
从1950年代开始,中印边界就纷争不断。1959年,达赖逃往印度受到庇护,积怨终于爆发。1962年10月20日,印军两万余人,在中印边界东西两段,同时向中国发动大规模进攻,解放军边防部队展开反击作战。而在拒绝了中国政府提出的,和平解决边境问题的建议后,11月中旬,印军再次向中国发起新的军事进攻。解放军边防部队从11月16日至21日,先后击退了侵入西山口、邦迪拉等地区的印军,歼敌8700余人,并向南挺进到距新德里只有300多公里的地方。但很快,中国军队返回到靠近传统习惯线地区,并主动后撤20公里,这次边界冲突以“让全世界大吃一惊的方式”宣告结束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