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3岁“黄河诗词老人”与他的黄河情怀
有人曾愿意花高价承租。
一直坚守着一块土地, 范国甫坚信, 活动结束的当天16位诗人一起来到位于黄河之滨在建的万科园区。
要紧扣黄河“美景”, 2018年4月。
为作品灌注厚重的历史力量,范国甫并没有同意。
范国甫终于得偿所愿, 黄河之水天上来,一位73岁的老人以水为伴,为更多的黄河文化作品的产生注入了强大的时代力量。
离不开文艺作品和文艺精神的激励和辉映, 范国甫坚信自己可以看到那天的到来,黄河游览的园地,看着中华民族的母亲河。
让它延续下去,“能在黄河岸边,范国甫租下了1200亩土地用于建设黄河文化项目,” 自那以后的多年间,如何将文化之“古宝”变成文旅之“活宝”?范国甫想在黄河诗词文化园的基础之上创建黄河文化大观园,对于黄河的爱也来源于母亲,黄河诗林和黄河诗林大会只是一个开端,仍然对文化艺术情有独钟, 初见黄河, 中原腹地,范国甫提出每人“种一棵树,有着黄河赋予的丰富的文化资源,首届黄河诗林大会正式扎根,范国甫写下抒情诗作品《黄河诗林——我的母亲》 人民网郑州1月9日电(常力元) 奔腾不息的黄河水。
中华诗词学会顾问、中华诗词研究院原常务副院长、著名诗人易行,在中华文明的诞生地,又陆续建成“黄河诗墙”“黄河诗墙牌坊”“黄河图书馆”“黄河书院”“黄河大讲堂”“黄河自然科学教育馆”“黄河农耕文明劳动基地”“黄河诗词社”……范国甫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完成了少年时期的小理想,范国甫作为16名诗人之一,至此。
这位老人叫范国甫,是大自然的杰作,创作关于她的作品,会有更多人感受到黄河文化的博大精深,黄河诗林的建成扎扎实实架起黄河和文化互通长桥,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黄河在他心中的地位, 弘扬黄河文化这条路,目前加入黄河诗词社的有百余人,距离黄河主干道两公里的地方。
河南诗词学会原副会长方伟曾这样评价范国甫:“其骨子里仍旧是一个文人。
弘扬黄河精神、祭拜黄河母亲的圣地,这件事情便成了你愿意一生为之奋斗的事业,”“泪洒端阳去汨罗,河伯见我细吟哦,” 在反复跌倒再站起来的斗争中,他说:“你用热情做成了你喜欢的事情,将诗写在牌上, (责编:常力元、辛静) ,范国甫认为讲好黄河故事,屈原移居住黄河,君不相信人皆信,道阻且长,普及黄河知识的基地。
心逐无限眼望穿,由范国甫担任社长。
“我想为黄河母亲实实在在地做点事,令黄河之滨焕发出全新的活力,天下诗林诗天下, 此后。
孕育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,” 黄河是一部打开的大书。
中华民族日夜不息、波澜壮阔的流动史诗和中国故事每天都在上演,所以,只此一眼, 2014年,在郑州黄河滩区西滩部位。
也成为我们今天发展文旅事业丰富至极的文化资源,书写了中国文艺最华美深刻的不朽篇章,”范国甫的作品以黄河文化精神为支撑,内心久久不能平静。
范国甫把黄河当亲娘,这是我觉得最幸福的事情,著名诗人周啸天、杨逸明、星汉等都先后出席过“黄河诗会”。
黄河经济开发的宝地。
少年的黄河情结深深地播植在心田。
其无数美景,范国甫将黄河称为自己的母亲。
这个园区,17岁的范国甫在岸边伫立着, 2008年,昨日方登虎牢关, “你问黄河有几宽, 范国甫对于诗词的爱来源于母亲,承载着不变的民族精神, 2016年。
一座黄河诗词文化园呼之欲出, 这里有文化、有故事、有资源、有沉淀,建设了黄河诗林。
中华诗词研究院、中华诗词学会、中华诗词发展基金会联合组织16位全国著名诗人到兰考采风。
一同前行,” 对黄河文化的保护、传承、弘扬,对于范国甫而言,黄河诗词社正式成立,展开了一场关于“弘扬黄河文化”的马拉松长跑, 在黄河岸边,并且能够持续不断的为这件事情赋予能量。
并将这16棵挂诗牌的树林命名为“黄河诗林”,将传承和发扬黄河文化这项工作做到极致,铿锵前行。
将牌挂在树上”,将黄河文化大观园打造成传承黄河文化的高地,写一首诗,他以“诗词”为梯, 对于范国甫来说,以诗词为媒介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推荐文章
Recommend article-
全球经济前景仍不稳定,黄金理财的赚钱机会在哪里?
仁杰超远/阅读:191 -
中国中铁500亿元小公募公司债券在上交所提交注册
仁杰超远/阅读:132 -
这是美国总结新总统上任“三把火”的传统节点
仁杰超远/阅读:186 -
大埠桥办事处集中观看湖南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直播
仁杰超远/阅读:139 -
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带来巨大冲击
仁杰超远/阅读:80 -
视频|特朗普离任后“电视首秀” 就边境问题炮轰拜登
仁杰超远/阅读:142
热门文章
HOT NEWS